鎏金卧龟莲花纹五足朵带银香炉及炉台。 记者 师念翻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鎏金卧龟莲花纹五足朵带银香炉及炉台
名称:鎏金卧龟莲花纹五足朵带银香炉及炉台
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出生时间:唐代
户籍登记时间:1987年
现住址:法门寺博物馆
本报记者 师念 实习生 李怡佳
香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大唐时期,社会开放包容,对外贸易繁荣,异域香料源源不断输入我国,推动了用香风尚的盛行。
法门寺地宫出土金银香具20余件,是我国唐代考古史上数量最多、种类最繁、等级最高的香事用具集群性发现,对研究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对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鎏金卧龟莲花纹五足朵带银香炉及鎏金双凤纹五足朵带银炉台出土于法门寺地宫后室,是我国首次发现,且最大、最重的香炉及炉台成组配套出土的熏香器。
壹 地宫门开 袅袅飘香
古老地宫重见天日,辉煌光景尽现眼前。1987年,法门寺地宫出土金银器、香器、丝织品、瓷器、琉璃器等各类珍宝2499件。出土文物等级之高、品类之繁、数量之多、记载之清晰、保存之完好,在中国考古史上实属罕见。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金银香具,真实全面地再现了唐代宫廷的香事生活。在地宫后室发现的鎏金卧龟莲花纹五足朵带银香炉及鎏金双凤纹五足朵带银炉台因体量之大、保存之完好、工艺之精美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鎏金卧龟莲花纹五足朵带银香炉,钣金成型,高29.5厘米,重6408克,通体鎏金,由炉盖、炉身组成。炉盖顶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蕾,便于香味散发。炉盖面有五朵盛开的小莲花,每朵莲花上刻一只口衔瑞草的小龟,形象生动。卧龟莲花纹有吉祥长寿的寓意。盖沿下折与炉身扣合。炉身为直口,平折沿、方唇、深腹、平底,壁饰流云纹,铆接五足独角天龙兽足,足浇铸而成并有四趾。香炉底部錾文记载,铸造的时间为“咸通十年”。
炉台直径43.5厘米,高21厘米,重8970克,侈口,浅腹,平底,五瓣葵口,底内錾饰双凤衔瑞草,下面的五足朵带与炉身五足朵带相似。
炉身与炉台均铆接5个独角兽足,足间悬接花结形朵带。 记者 师念摄
贰 鎏金香具 巧夺天工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香具还有鎏金银龟盒、鎏金带盖莲花银香炉、鎏金人物画银香宝子、长柄银手炉等。这些精巧华美的香具,彰显出浓郁的大唐气息,香气缭绕中,一个王朝的繁盛与奢华清晰可见。
查阅已出土的唐代金银香炉相关资料,可以发现唐代金银香炉的工艺极为考究。由于金银材质贵重,且多用于宫廷,唐代对金银器制作者的要求极高。
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唐代工人学习金银加工工艺至少需要4年时间,足见标准之高、要求之严。唐代金银器盛行,光是金银器的制作工艺就多达十几种,用于制作金银香炉的工艺一般有范铸、锤揲、錾刻、鎏金、铆接等。
鎏金卧龟莲花纹五足朵带银香炉是典型的唐代金银香炉锤揲技术代表。香炉通体圆滑光亮,精美轻巧,从中可以看出制作者娴熟的锤揲技术和美学修养。
唐代的锤揲工艺由两部分源头组成,一种是继承前朝的技术,还有一种是吸收波斯、西亚等地的锤揲技术。在唐代,锤揲技术已经成为制作金银器的主要方式之一。最早使用范铸技术制造出的金银器厚重,生产成本过高。在用锤揲技术制作金银器后,成本得以大大降低。锤揲出的金银器平整光滑,工艺美学凸显。锤揲技术不仅可以将金银块锤出设计好的形状,还可以通过对锤揲力度和手法的控制,锤出不同的装饰纹样,如一些金银器的卷曲花边。通过巧妙地锤揲,单调的金银器身变得华丽、丰富和精致。
此外,鎏金双凤纹五足朵带银炉台表层的花纹使用了一种錾刻技术。在器物锤揲成型之后,需用錾刻技术对其装饰,用大小不同的錾刀在金银器物表面刻出装饰性的花纹。錾刻技术主要用于金银器物的装饰及细节处理,有三种方式,一是平面錾刻,二是錾刻成浮雕样式,三是镂空。
鎏金双凤纹五足朵带银炉台台面的双凤纹便是平面錾刻而成,即在金银器表面雕刻出事先设计好的装饰纹样,通过对錾刻力度的把握,让整个香炉金属表面单一的色调富于变化,产生出明暗与颜色对比,丰富装饰层次。
鎏金卧龟莲花纹五足朵带银香炉上的卧龟莲花纹则是相对复杂的浮雕样式,需要里外两面同时进行錾刻,让原本平整的金属表面展现出凹凸有致的装饰效果。因此,鎏金卧龟莲花纹五足朵带银香炉虽体积庞大,但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可见其工艺之精湛、制作之精良。
游客在参观鎏金双凤纹五足朵带银炉台。 记者 师念摄
叁 绚丽富贵 大唐风华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冉万里介绍,香炉作为熏香器,在中国汉晋时期的墓葬中有大量出土,多称为博山炉、熏香器等。伴随着佛教的传入和兴盛,香炉作为一种重要的用具,与佛事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北朝时期,香炉基本上保持了汉代的传统,多呈博山炉式,开始出现带柄香炉。到了唐代,香炉的造型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多样化、造型精美、装饰华丽,造型和装饰都达到了中国古代香炉制造的顶峰。
香供养的习俗与佛教一起传入中国后,在保持原来意义基础上,更加注重借助香炉来烘托气氛,以达到身心俱静的效果。
唐代金银香炉是趋吉避凶、祈福求吉的重要载体。一方面,焚香是祈福的行为;另一方面,金银香炉上的装饰图案也带有祈福纳吉的象征意义,表达了香炉使用者吉祥如意的愿景。
唐代的金属香炉造型主要分为无盖的敞口香炉和有盖的熏香炉。敞口香炉以长柄香炉和无盖的多足香炉为主,熏香炉则主要为博山炉、豆式香炉、多足香炉、兽形香炉、球形香炉。唐代香炉纹饰题材丰富、种类繁多、工艺精湛、装饰华丽,可分为植物纹、动物纹、抽象纹饰。其中植物纹多饰于球类熏香炉上,动物纹常用于兽形香炉、博山炉,动植物结合的纹饰多用于装饰多足香炉,抽象纹饰常作为辅助图形装点于炉盖及炉身中。
莲花、卷草等植物纹样与狮、龙、凤、雁等动物形象以及祥云、如意等抽象纹饰,均活跃在唐代香炉装饰中。唐人追求绚丽、华彩、富贵的生活情调,香炉装饰也是尚美、开放、兼容的社会风尚的视觉化表达。
记者手机
异彩纷呈的唐代香炉
师念
大唐文化兼容并包,博采众长,在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光芒四射、大放异彩的崭新局面。唐代香炉纹饰的设计是本土文化与外域文明碰撞融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独特的创新之处。
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的鎏金卧龟莲花纹五足朵带银香炉和鎏金双凤纹五足朵带银炉台,形制高大,制作精美,为唐代同类金银器中最宏大的一组。香炉、炉台成组配套出土,在我国尚属首次。
唐代香炉主要纹饰有植物纹、动物纹、抽象纹饰。植物纹中莲花纹运用非常广泛,鎏金卧龟莲花纹五足朵带银香炉中,顶部莲花瓣饰作为盖钮,四周皆有开口用于出烟,此类为莲花出香。唐代莲花纹也常与其他花纹组合,形成不同寓意。如莲花纹与宝相花纹组合,寓意生活富贵;莲花纹与鸳鸯纹组合,表达夫妻恩爱;莲花纹与狮子纹组合,则常用于礼佛场所。卷草纹在唐代极为流行,受外来文化影响,各种花卉形象传入唐后,唐人将其与本土花卉形象加以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卷草”,整体柔美细腻,图形变化丰富,富有韵律。唐代香球装饰大量使用了卷草纹。
香炉中的动物纹样主要有狮子、龙、凤、雁、象。凤为百鸟之尊,古人以之为神鸟。唐代香炉中凤凰的造型,有的舒展长颈,昂首向天;有的长尾飘逸,展翅高飞;有的双爪踏地,鼓翼起舞。鎏金双凤纹五足朵带银炉台,炉台呈五瓣葵口,内底有长尾华美的相对翱翔之双凤,均口衔瑞草,四周装饰西番莲卷草纹样,纹饰精湛并鎏金。
据考证,在中国古代鸟兽形香炉中出现频次最高的是禽鸟类的雁和走兽类的狮子。古人爱雁纹,认为雁行有序,知进退,即是知礼。而狮子纹香炉在唐代鸟兽形香炉中的盛行,可能与当时佛教盛行有关。
唐代香炉并未局限于佛事活动,慢慢进入到贵族和百姓日常生活后,或置于案头,或放在闺房,甚至出行时悬于车马之上。香炉纹样也从常用于佛教题材器物装饰的莲花纹、狮子纹向牡丹、菊花、葡萄、石榴、鸟兽等世俗化题材过渡。
唐代香炉品类繁盛、异彩纷呈,与当时的工艺技术密切相关。唐代香炉广泛采用了锤揲、錾刻、镂空、鎏金、镶嵌等工艺,足见工匠们高超的艺术水准。